6年前,这个海拔2600米的海嘎小学只剩1个老师和10个学生,差点关停。4年前,不得志的摇滚乐手顾亚为了生存,来到这个学校当老师。山里孩子内向,顾亚意外地用音乐和他们发生了联结。2018年,顾亚带着这群孩子组建了摇滚乐队。更意外的是,前不久中国一线摇滚乐队痛仰乐队听说了,真的扛着几十把乐器冲上山,和孩子们手拉手唱《公路之歌》。
这是现实版《放牛班的春天》,也是今年夏天最燃最摇滚最有希望的故事。 当时他就是一摇滚青年。大学跟朋友们组了个乐队,叫目染。租地下室排练,200一月,又黑又潮。往墙上贴装鸡蛋的纸壳,作为隔音。生活费都用来买乐器装备,只留200块的伙食费,稀饭就着洋芋,乐队3个人吃了一年。2011年,顾亚写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最后的证据》,有句歌词像是宣誓:“我要用最后的结果告诉你!”到2014年,顾亚养不活自己,也吃不饱饭。连一碗炒饭,都要和女朋友分着吃。老师们都开开心心挑学校,顾亚没什么心情,捡了个剩下的。他拎着行李去小学报到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梦想完蛋了。海嘎村山高路远,教师薪资160一个月,没人愿意来。到2014年,小学只剩1位老师,8个学生。连校长郑龙都被调走了。调去了蜡寨小学。就是在这里,郑龙遇到了不得志的顾亚。是真的喜欢,也是真的会。大场面不怵,对牛弹琴也OK。2016年,郑亚辞掉这个兼职校长,带着7个老师上了山,回到海嘎小学。其中之一,就是顾亚。他那时没想到,自己放弃的梦想,会成为改变孩子们的光。 有天顾亚在办公室里弹吉他,抬头一看,窗台上趴着一群孩子,眼里都是亮。他发了个朋友圈征集乐器,手鼓和吉他从四面八方的朋友那里寄来。后来贵州正安县的一个吉他厂,一口气捐了200件乐器。吉他贝斯,任由孩子们挑选。你可能不知道,正安县是出了名的贫困县。后来很多人去外地赚钱后纷纷回老家建厂,现在正安县有很多乐器工厂,全世界驰名。你们农村孩子,少数民族,跳跳竹竿舞,唱唱敬酒歌就行了。搞这个,怎么跟城里孩子比?第一支乐队从六年级里挑,排练的第一首歌叫《平凡之路》。午饭后,放学时,整个学校和村子都是孩子们玩乐器的声音。顾亚说:“和城里的孩子选择多不同,摇滚是这里的孩子唯一能抓住的东西。”以前孩子们看到老师会把头歪到一边,现在说“喜欢老师”,已经是自然而然的事。海嘎小学五年级的班级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作文和小纸条。有一张是鼓手黄玉梅的愿望: 她们说:“是遇见的遇。遇见顾亚老师,是我们的幸运。”顾亚在网上会发布一些孩子们排练的视频,其中一首是痛仰乐队的《为你唱首歌》。四个摇滚老炮儿,从全国各地,扛着乐器上山,手把手教小朋友们吉他贝斯架子鼓。痛仰的主唱高虎出场时自我介绍:“我是未知老少年。” 女孩们一开始略羞涩,越唱越开,镜头怼过来,贝斯手还迎着摄像机solo了一把。这场演出对着80多万人直播。演出开始前,顾亚对着观众说:“这可能是孩子们生命中最美的一天,也是我30多年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一天。”我会选择2018年冬天,顾亚的目染乐队演出,孩子们给老师暖场。“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音乐穿透贫穷,他们追逐梦想与希望,我们看到平凡人的力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