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粽”纠结
大冶劲牌公司旁的出租屋到黄金山一小,电动车车程20分钟左右。从出租屋出门那一刻起,为了一个小小的粽子,是吃,是丢,还是送人,沿途心里纠结不断,我总是得不到满意答案。 星期三晚上,我在大冶出租屋,蒸了3个粽子。女儿连续三天担当高考监考老师,责任重,压力大,非常辛苦。想给女儿滋补一下,我特地从宏维星都家中拿了三个五芳斋品牌粽子。温润若玉的糯米混和着纯精瘦肉,色泽红润、颗粒饱满的红枣镶嵌其中,被青绿阔大箬竹叶包裹住,再用绳线捆绑紧。在高温蒸煮下渐渐熟软。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洁白米团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煞是好看。粽子软糯,芳香四溢,见之垂涎欲滴,吃下口齿留香。糯米伴着瘦肉,汁液饱满,红枣软酥可口,我和姑娘本想大块朵颐,一人迅速吃上一个。天气过于炎热,油腻食物不宜多吃,清淡些的汤汤水水成了人们消暑的最爱。面对剩下这个粽子彼此顿时都没有了再吃下去的胃口。 如果放在平时,把剩下的粽子直接放进冰箱冷藏或冷冻起来留作日后食用,就万事大吉。不巧的是前天冰箱突然失去制冷功能,使用了十三年的冰箱怕是已完成了它的使用寿命,要退出家用舞台了。这个节骨眼上,真是剩不逢时,粽子只好放在大厅餐桌瓷盘摊冷保存。晚上室内高温难以快速消退,我只穿了一条大裤衩,赤着上身,躺在竹垫上,整晚都开着电扇,一刻也没敢停歇,才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起床,女儿上班之前交待,不要吃剩下的粽子。放在餐桌上的粽子仍孤零零平躺在那儿,因伙伴们物尽其用,完成了历史使命,自己没能献身而显出特别的寂寞、委屈、可怜。我决定把它带在身边,做最后的处理。我拿来干净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把粽子装进去,再放在纸袋内,出门,挂在电动车挂钩里。挂钩就在我的眼前,骑上电动车,行驶在新冶大道,装有粽子纸袋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搅动我的神经,让我必须作出决定。 丢掉算了,一了百了。可...这...我真有点舍不得。 三十年前,我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读过一篇课文。题目已经忘记,大意是一个小孩吃煮熟的黄豆,其中一粒黄豆由于小孩囫囵吞枣,未加嘴嚼,穿肠而过,后来被拉了出来。黄豆在小孩身体内一番畅游,没有化成营养物质进入肠胃直达血液,甚是痛惜。它认为自己被白白浪费掉,未完成自己的使命,白跑了一趟人世间。将黄豆拟人化,我感触很深。 我本是对粮食有特殊情结的人,最见不得粮食被白白浪费。永远忘记不了三年(1959、1960、1961)困难时期。据说1958年成片土地上未成熟玉米被一夜砍光;在食堂吃大锅饭,一个过路人都可以吃到肚儿圆且不用任何付出。接下来三年,天灾不断,苍天示警。人们吃完了粮食,只得吃树叶,吃麻苕,吃野菜,吃观音土,凡可吃进肚子的都成了食物,拉不拉得出来就来不及细想了。饿死的人不计其数,一个湾子一夜背出去饿死的人高达何止三五个?惨不忍睹呀!我常想,人类是不是受到老天爷对不爱惜粮食行为的惩罚呢?历史专家也说,造成三年困难,既有天灾,也有人祸。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那可是一个饥饿年代,吃不饱饭饿肚子是常事,而这里所说的“饭”可不是今天说的白米饭,是泛指可填饱肚子的一切食物,那时主要是苕和玉米。记得传统节日,母亲把珍藏了一年的糯米拿出来,再切上几片腊肉,混合一起煮成香喷喷的白米饭,那可是全家人难得的一次大餐啊!至于像这样出自名门的粽子,我们只是从课本中或是从别人口中得知。我们这代人及上代人,不用熟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唐诗和“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家训,就自然而然地知道节约珍惜粮食,并身体力行。小孩吃不了的剩饭,不小心掉到地面的饭粒,头天剩饭剩菜,我都不愿丢弃,生怕亵渎了造物主。前段时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逝引发了国人对粮食的再度重视。凡是没患有健忘症的人无不对袁院士肃然起敬,深切哀悼。因为有了袁隆平,我们才彻底走出了饥饿年代。光盘行动,吃剩打包,反对浪费,厉行节约。都是提倡国民爱惜粮食的为善之举,也是对袁隆平老人家最好的怀念。 是自己吃还是送人吃呢?我心里不断打鼓。上个月底因为吃下不洁食物拉了三天肚子,可能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吧,拉得我火冒金星,全身瘫软。而眼前晃动的这个粽子虽说没有馊味,甚至依旧散发些许香味。可惜油亮青翠的外表已是灰暗,柔软的身体也变得僵硬,早已失去了昨日风采。粽子在高温长久的存放过程中悄悄发生了质变,只是我们肉眼不易察觉,肉鼻子嗅不出来而已。吃下去之后会不会又像上次那样拉成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若是这样,那真是得不偿失呀!还有传说中致癌之物亚硝酸盐,说不定也存在其中。送别人吃吧,普通食物尚且不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何况还可能隐藏了“毒菌”的粽子呀!那不是害人害己吗? 电动车以接近30码的高速度行驶,一路奔驰,黄金山一小就在眼前,我仍然没有做出最终决定。装好粽子的纸袋还在我的眼前晃动。车子通过校门,停泊在学校领导指定的停车处。 “食品安全,警钟长鸣。”学校餐厅门口挺立一块警示牌的标语映入眼帘。当今时代,缺衣少食已成过往,但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珍爱粮食。从现在起,健康是人类生存的主题。倡导健康、洁净饮食习惯,就应该从学生抓起。少盐、少油、少糖已成为公众共识,生命质量是大家更高的追求...这些不正是我们老师在《生命安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的健康理念吗?怎么轮到我一个当老师的人,却为一个可能变质的粽子纠结苦恼呢? 我解开挂在电动车挂钩上的纸袋,连同包好的粽子快步走向垃圾桶。整理好包装,不让粽子露在外表,以免被贪吃的小学生翻出。投放到桶底,再用垃圾覆盖,才放心离开。 我想,即使粽子与垃圾为伍,也不完全发挥不了作用,也不会被浪费掉。尘世间一切生物,皆是我们人类朋友,粽子放置垃圾,经过分解,也许成为鸟儿的美食,也许进入蚁腹之内,也许变成那些微小生物佳肴。自然界所有生物和谐共处,生态保持平衡,食物链不至中断,不正是我们人类孜孜以求,打造那生生不息之美丽的地球村吗?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