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我们还没反应过来,这就已经到了2023年了? 无论怎么说,还是要先祝我们的粉丝们在2023年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要知道,未来的每一步路都不怎么好走。 我们今天看到n多人都出去跨年了,非常的热闹,人超多,比如上海的城隍庙:
虽然周围都是咳嗽声的,但是依然挡不住大家出去游玩的心。
至此跨年喜庆,我们并不想扫大家的兴,但是我们要提醒大家,现在依然处于感染高发期,如此密密麻麻的人群毫无疑问是在为下一波感染高峰埋下隐患,要知道,2022/12/30 麻省的废水监测数据显示,从废水中检测到的新冠病毒水平,近期测到的病毒水平,已经基本上超过了20年冬季波峰和21年delta波峰的记录。上一次在废水中出现这么高水平的新冠病毒,还是在一月中下旬、从omicron高峰下来的时候。
另一方面,昨天公布的CDC新冠测序结果显示,包括麻省在内的新英格兰地区,上周的病例里已经有52.6%是XBB/XBB1.5。
没想到XBB在本地攻城拔寨之势,比在纽约州还要更胜一筹。。。
简单来说,基本上已经和国际接轨了……最近上海一口气往GISAID上传了369条近期序列,包括:一例XBF(BA.5.2.3和CJ.1的重组株,当前土澳头牌);1例XBB.1.4.1(XBB家族比较牛鼻的子分支);3例XBB.1.5(当代毒王,详见:《XBB.1.5》);2例CM*亚谱系(CM*即BA.2.3.20的缩写);7例CH.1.1*亚谱系(当前全球增速排名第二的强者);1例CA.7(上一代印度毒王BA.2.75.2的直系子毒株);23例BN.1*亚谱系(当前全球增速排名第四的强者);以及不少BA.5.2、BF.7、BF.5等BA.5家族余孽。可以对比日本的这个图分析:
我们其实在很久以前的文章里就提示过,一旦发作,这些国际流行毒株的威力大概率可能比在国外更大,因为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感染的程度,有网友其实也问过这个问题:
我们也应该知道,狂欢城市的另外一个地方,依旧是人满为患,急诊室、输液室、抢救室摩肩接踵。人类的悲喜并不相同:
在很多人狂欢的时候,另外一边正在有人默默的哭泣着给家人穿寿衣:
外面锣鼓喧天的时候,各大医院的病房里依然静悄悄,不时的有咳嗽声:
对于很多还在办理丧事的家庭我们很难说出新年快乐四个字,只能默默祝愿新年平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