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喜庆氛围还未消散 节后复工复产的大幕已然拉开 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 无数企业与劳动者即将踏上新征程 复工之路 安全为基 每一位奔赴岗位的工作者 都承载着家庭的期盼与牵挂 在此 送上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提示 愿您新年平安!岁岁平安! 一、复工复产主要风险因素 1、人员心态不稳风险 春节长假后,员工可能仍处于放松状态,难以迅速进入工作角色,这可能导致违章作业和违规操作的风险增加。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员工的身体、心理状况,确保他们在调整至最佳状态后才能上岗。同时,合理配置一线员工,避免工作负荷过重,并确保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到岗到位。 2.生产组织困难风险 部分关键岗位人员不能准时返岗,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分包作业等外包作业队伍不能提供及时保障;新上岗、轮岗、换岗人员可能增多,不熟悉操作规程、未掌握安全规范;较长时间停工停产,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如厂房损坏、设备设施破损、受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等,导致生产组织混乱。 3、设备故障风险 各类车辆、装置、设备、设施、工具、安全系统、特种设备等因停运停用较久,维护保养不到位,可能存在安全附件损坏或故障、监测报警设备不正常等问题;检维修作业、试机、试生产不规范,特别是涉及动火、有限空间、检维修以及高处作业等风险高。同时,一些处于闭环管理的在产企业设施设备,由于岁末年初生产任务重导致本该大修、检修的设施设备,未能及时得到维修保养。 4、恶劣天气风险 冬季低温、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增多,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可能导致厂房、棚架因积雪覆压垮塌,户外设备设施和管线因低温冻裂引起物料泄漏等,低温环境下,作业人员反应迟缓,易因操作失误引发事故等。员工可能在车间、办公室、宿舍使用大功率取暖设备导致火灾等事故发生。 5、赶工期、抢进度风险 节后复工时,企业面临繁重的生产任务,可能导致盲目赶工期、抢进度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下,生产人员和设备可能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从而引发生产(施工)现场秩序混乱、人员过度疲劳、正常工序时间被压缩等问题,进而增加安全风险。 二、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请记住以下安全提示 1、落实安全责任 ●在复工复产前应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节后复工复产方案。 ●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制度,把安全职责落到实处,同时要制定配套应急处置预案,并加强演练。 ●员工复岗需签到报告,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认人员就位情况,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全员责任。 2、安全教育培训 ●对新进员工和调换新岗位的员工严格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对节后回原岗位工作的员工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再教育再培训。 ●严格审核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再教育。 ●对员工因“假期综合征”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加以预防和控制,减少因人为误操作而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 3、复工安全检查 ●节后复工复产需开展全面安全检查,根据自身实际,彻底排查现场隐患,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复工前对各类起重机械、生产车辆、动力管线、电气设备、手动工具等生产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检修、检测,确保设备设施正常、安全运行。加强对报警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等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监控。 ●检查中发现了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确保达到复工生产的安全条件。 4、现场安全监督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部门、车间、班组负责人应多到现场检查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情况,切实加强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情况检查、监督。 ●严格执行动火、临时用电、受限空间、高空、吊装等高危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确保作业安全。 ●节后员工精力不集中,容易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应注意观察员工情绪与行为,与员工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
高度重视:让员工明白安全的重要性。
2.案例分享:通过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原因和后果,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3.知识讲解:带领员工系统地回顾安全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让员工了解如何正确安全地进行工作。 4.视频教育:播放有关安全的视频资料,如安全宣传片、事故模拟等,更直观地展示安全问题。 5.实地演练:开展应急演练,如火灾逃生演练、急救演练等,让员工亲身体验和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技能。 6.个性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 7.奖励机制:实施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 新的一年,我们热切期盼,广大工业企业一如既往地坚守安全底线,保持发展定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推动我区工业提质增效,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