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黄石 互动 黄石动态 千万别吃,尚无特效药!黄石发布紧急提醒! ...

[政能量] 千万别吃,尚无特效药!黄石发布紧急提醒!

[复制链接]

千万别吃,尚无特效药!黄石发布紧急提醒!

发表于 2025-6-15 13:30:00 来自 政能量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347 0 查看全部

近期

黄石连续降雨,气温升高

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部分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公园等

已发现大青褶伞等剧毒蘑菇

前些年

曾有市民因采食中毒被送医救治

对此

黄石市市场监管局紧急提醒

野生毒蘑菇中毒无特效解药

预防的唯一方法是

 不采!不买!不卖!不吃!

黄石地区常见毒蘑菇类型

根据疾控部门监测

黄石常见的剧毒蘑菇

包括以下种类

1.肉褐鳞环柄菇

173800p8mp3ll8lkyeeh8p.jpeg

我国造成死亡最多的剧毒蘑菇之一。

损害类型:急性肝损害型(剧毒)

识别要点:小个子,头长草(鳞片),腿长毛(鳞片),常见于松杉树下。外观与香菇极为相似,市民极易误采。

时空分布:黄石于2024年4月首次发现,在城市松树下草坪分布。

生长环境:常生长在针叶树林地上,偶尔生于杨树、枣树等阔叶树下。2.大青褶伞(青褶伞、铅绿褶菇)

173800cuv2juvhjvuaaczm.jpeg

黄石引起中毒事件数量最多的毒蘑菇。

损害类型:胃肠炎型(有毒)。误食后几小时内即出现剧烈呕吐、腹泻,严重时导致脱水休克甚至死亡。

识别要点:大青褶伞中等大小至大型,菌盖被褐色鳞片,菌褶成熟后铅绿色,菌柄上部具一类似戒指的菌环。

时空分布:大青褶伞每年在4-5月、9-10月均有生长。

生长环境:生长于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荒地、锯末堆上,甚至是垃圾堆旁,是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3.日本红菇

173800kbsttt77mdnntnn9.jpeg

黄石引起中毒人数最多的毒蘑菇。

损害类型:胃肠炎型(有毒)。可导致严重胃肠道反应。

识别要点:白蘑菇、小短腿、盖下凹、褶密排。子实体中等至大型,中央下凹,呈白色至污白色。

时空分布:大冶地区(尤以灵乡、金牛、还地桥等乡镇)分布较多,极易与辣味多汁乳菇(石灰菌)等分辨不清。

生长环境:适宜于阔叶树、针叶树或针阔混交林地上。

4.热带紫褐裸伞

173800nutyurswsbfb0ht1.jpeg

损害类型:神经精神型(致幻)

识别要点:紫帽子(菌盖),紫裤子(菌柄),善变色,生树上。

时空分布:俗称变色龙裸伞,在阳新县有发现。

生长环境:典型的木材腐朽真菌,生于腐木、死竹子、碎木头或者锯末堆上。5.黄丛毛蘑菇

173804j9zb7asx771pxd1h.jpeg

损害类型:毒性不明,不建议采食。

识别要点:顶上黄丛毛,菌褶粉色,子实体中等大小,菌盖宽3-8厘米,菌肉白水,脆。

时空分布:黄丛毛蘑菇是2016年新发表的物种。黄石于2024年5月1日白马山-柯尔山公园有发现。

生长环境:常单生于阔叶树混交林中地上。

切勿轻信!这些鉴别方法是错的

ד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剧毒的肉褐鳞环柄菇、灰花纹鹅膏外观朴素,与可食用菇极其相似。

ד虫蚁不吃的蘑菇才有毒”

致命鹅膏成熟后常被蛞蝓啃食,但毒素对人类致命。

ד与大蒜同煮变黑就有毒”

毒蘑菇中的毒素多为生物碱,不会与银器、大蒜等发生变色反应。

ד高温烹煮能去毒”

除少数品种外,鹅膏肽类毒素、大青褶伞毒素等无法被高温破坏。更危险的是,毒蘑菇晒干后毒性反而增强3-5倍。

毒蘑菇中毒危害触目惊心

毒蘑菇毒素复杂,中毒后表现多样,主要分为7种类型:

-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泻)

-急性肝损害型(黄疸、肝衰竭)

-急性肾衰竭型(少尿、无尿)

-神经精神型(幻觉、狂躁)

-溶血型

-横纹肌溶解型

-光敏皮炎型

其中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是主要致死类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毒存在“假愈期”:患者在呕吐腹泻后症状缓解,但1-2天后病情突然恶化,出现肝肾功能衰竭,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预防毒蘑菇中毒,必须做到“四不”

1.不采摘:勿在公园、小区、山林采摘野生蘑菇,教育儿童勿触碰不明菌类

2.不购买:勿在路边摊贩购买野生蘑菇,正规市场售卖的野生菇也需警惕

3.不销售:任何单位与个人禁止销售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4.不食用:家庭与餐馆杜绝加工野生蘑菇

各餐饮单位特别注意:严禁采摘、采购、加工野生蘑菇作为食材!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误食毒蘑菇后的急救措施

若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任何不适,请立即:

1.立即催吐:服用大量温盐水(500ml)刺激舌根催吐,重复至呕吐物清亮(昏迷者禁止催吐)

2.保留样本:用洁净容器保存未烹饪的蘑菇及呕吐物,供医疗鉴定

3.紧急送医:立即拨打120或前往最近医院,主动告知蘑菇食用史

4.全员就医:凡共同食用者,无论是否发病,均需到医院检查


食品安全无小事

野生蘑菇险万分!

为了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请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四不”原则

坚决抵制野生蘑菇的诱惑

一旦发现违法销售野生蘑菇行为

请立即拨打12315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