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 栏 语
 烈日当空,酷暑难消。有这样一个或者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谱写了这座城市一曲曲恢弘的赞歌。他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定格了这个夏天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他们是交警,是农民工兄弟,是外卖小哥,是环卫工人,是企业员工……从今天起,市融媒体中心推出《高温下最美的你》系列报道,用我们的笔头和镜头,记录他们在街头、在工地、在车间、在田野……忙碌的身影。 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
 八月的天,似乎太过热情。昨日,记者从正明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门一路走向车间,短短的几十米距离,已经汗如雨下,越往车间里走,温度越高,安全帽里的头发已湿成一团。
 
  ▲李官明将铝材原料送进熔炉在该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车间最热的地方——熔铝炉前。李官明正开着铲车将不远处的废铝材运送到熔炉旁,他的工友彭师傅负责将铝材推进熔炉。由于铝的溶解温度为600多摄氏度,所以熔炉温度通常要控制在720℃-750℃之间,炉外的温度常年达到60-70℃。就是在这样的高温下,李官明和彭师傅两人每天要在熔炉前工作6个小时,将铝材送入炉内融化成铝水,然后注入圆柱形模具,形成圆柱形半成品铝。由于这一步骤关系到后面的操作,所以至关重要,因此工作时需要格外小心谨慎。 
  ▲彭师傅在熔炉前操作“在这里工作七八年了,刚来的时候也受不了,热得都吐了,后来慢慢地就习惯了。”从铲车上下来的李官明打趣道。 35岁的李官明,来自湖北宜昌,长年累月经受高温的炙烤,他的脸总是黑红黑红的,让人分辨不出他的真实年龄。
 
  ▲彭师傅操作变电柜 在距离熔炉几十米的地方,有一个休息室,休息室里有空调,可是李官明和彭师傅很少进去凉快一下。彭师傅说:“其实每次休息时间只有几分钟,就是抽空喝点水。熔炉一刻都不能离人啊。”彭师傅一边说着一边将衣服的汗水拧干再穿上,还不忘打趣道:“拧出的汗水不知道能不能提炼出盐来。”他接着说:“每天从这里生产出的铝材达110吨,看着从这里出去的铝材被贴上合格的标志销往各地,我的辛苦也就值了。” 从车间出来,记者回过头看着这群坚守在高温生产一线的工人们,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
 今年50多岁的林海洋是一名空调安装工。这几天,随着气温一浪高过一浪,林海洋和他的徒弟也是一天比一天忙,手上的活也越来越多,一天要安装或者维修上十台空调。
 
  ▲拆除空调外机支架 8月3日上午8点多,林海洋和徒弟穿着工服提着工具箱,来到了第一个客户家里,他们要为客户的空调外机支架进行更换。林海洋拿出安全绳一头绑在身上,另一头固定在建筑物牢固的位置,构成一个安全保障。 “安装、维修空调不仅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体力活,胆子小、力气不大的人干不了。”就在我们说话的功夫,林海洋已经爬出6楼窗外,蜷缩在窗外的角落里,胯下是空调外机支架。
 
  ▲蜷缩在角落干活 林海洋介绍,6层楼作业对于他们来说是“小儿科”,十几、二十几层的高楼作业也是“家常便饭”。上午10点,外面的阳光越来越灼热,第一台空调外机支架终于更换到位。林海洋小心翼翼地爬了进来,脸上挂满汗珠,衣服早已被汗水温透。他收拾好工具和徒弟一起清理现场,喝口水休息一会,准备去换下一台空调外机支架。 “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来,晚上一般9点左右回家。”林海洋从事空调安装和维修已有36个年头了,他告诉记者,干这行体力十分重要,有时去城区老旧小区安装空调时,会遇到没有电梯的楼层,他和徒弟要一起把100多斤重的空调外机背到楼上。
 
  ▲更换空调外机螺丝 将近12点,另外一个支架也终于更换完毕,而林海洋和徒弟还没来得及休息,便要赶往下一个客户的家里。他说,在空调安装维修旺季,基本上没有时间吃午饭,有时候要到下午6点才能中晚餐一起凑合吃。遇到情况复杂、安装比较困难时,还要多耗费几个小时才能吃上晚饭。 
  ▲全身被汗水温透 在我市,像林海洋和他徒弟这样的空调安装工人还有很多,他们经受住高温的炙烤,把艰辛留给了自己,把清凉送给了大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