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湖北省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设在西塞山区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新材料制造基地项目现场。
这是对我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的高度肯定、热情鼓励!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新材料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200余亩,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年利税15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高端装备制造用材的重要生产基地,是一企带一链的龙头企业、链主项目,必将有力助推我区延链补链强链优链,为加快打造现代特钢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锚定加快建设现代化特钢之城的奋斗目标,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扎实推进全链条项目攻坚行动,在全市重点项目拉练活动中,连续两个季度取得综合得分排名全市第二、城区第一的好成绩,为实现“全年精彩”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区36个项目分三批参加全市集中开工,其中实质性开工35个,开工率97%;入库26个,入库率72%,排名全市第1。1-7月份,全区新增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34个,完成全年市定目标任务的97%,排名全市第一。
·舞活项目建设“指挥棒”。坚持“总指挥部+分指挥部+工作专班”工作模式,完善区委书记、区长“双指挥长”的指挥体系,发挥总指办统筹职能,每周召开全链条项目建设总指挥长会议,服务指导各分指挥部、各工作组加强项目招引、开工、入库、竣工等各环节全过程管理,按照“一月一签约、两月一开工、三月一拉练”,持续掀起项目攻坚高潮。 ·打通项目开工“快速路”。坚持深入项目建设一线,聚焦项目建设中矛盾问题的化解,强化征迁、水、电、气等问题处置化解机制。采取项目业主“书面承诺”,政府部门“容缺受理”模式,为项目报建办理把好关、服好务,为项目建设争时间、抢速度,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提升督办考核“支撑度”。建立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全链条项目攻坚行动考核评比办法,制定“五重”工作安排,实行“红、黄、蓝”挂牌、末位表态等机制,对到期未完成任务单位进行约谈。创新干部绩效管理模式,提高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年度考核优秀名额比例,对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嘉奖,并优先提拔重用,激发全区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激情。 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2亿元,同比增长18.4%,排名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9亿元,同比增长3.7 %,排名全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2.43亿元,同比增长4.9 %,排名全市第二。
·明目标。起草全区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指导计划和“双过半”工作实施方案,对GDP、固投、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服务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目标增幅予以明确;同时统筹做好项目入库、进规进限等工作,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夯实发展底盘。
·强调度。成立项目服务办,持续开展一把手“周末跑工地”和项目建设“比晒亮”活动,督促各分指挥部、各有关部门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设法办的加速工作模式,相继解决飞隆科技调规、大谊药业汛期桩基施工等难题,助推项目快建设、早入库。
·促投资。紧盯重大项目投资,对重点项目投资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工,逐一明确包保领导、责任部门和镇街。全力服务大冶特殊钢焦化、川冶新材料、万祥二期等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当好项目服务“店小二”。2021年度在全省103个县(市、区)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排名黄石城区第一,全省第42名,较2020年度前进5名。
·全过程跟进。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帮到底、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服务体系,设立项目秘书,为项目提供“007”保姆式服务;打造“先建后验”升级版,在城区率先实现工业项目“五证同发”、拿地即开工,项目规划建筑方案审批压缩至3个工作日。
·全流程代办。深入开展“双千”服务,压实县级领导、区直部门包保责任,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实专人专责、全程代办,协调解决资金短缺、生产要素、政策落实、人才用工、审批办证等方面问题36个,阶段性问题销号率100%。
·全要素保障。帮助企业快捷获取优惠政策信息,深化“无申请兑现”改革,对符合条件的涉企资金政策100%“免申即享”。实施“高层次人才校企共享计划”,举办多场人才交流推介活动,引进各类人才200余人,保障重点企业开足马力、满工满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