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黄石加快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在西塞山区已经运行5年的“左邻右里”协商议事模式在全区推广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 西塞山区花园小区曾是十五冶七公司的职工宿舍,始建于1995年的7栋楼房日渐老化,63%的住户都是老年人。随着居家养老的需求日益增多,人们迫切盼望着小区能变得更加“现代”。2023年底,花园小区被纳入黄石市共同缔造试点,试点工作小组和十五冶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收集了38项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如何让“站着看”的居民参与进来“一起干”,社区首先想到要找出“主心骨”。 “就是要成立一个业委会,然后再通过业委会组建了13支志愿服务团队,让我们这个小区由陌生人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 经过民主选举7名党小组长、楼栋长组成了业委会推选出19名单元长实现了楼栋自治到户有事一起商量,大家相处得越来越像一家人,小区里的旧凉亭一直是居民们聊天的好去处,为了让凉亭更舒适社区提供了翻修材料,小区的老师傅主动请缨投工投劳参与凉亭翻新。
“从木材安装、油漆、材料都是自己制作,将近七八天时间把它拿下来。” 这次“共谋共建”的成功让大家更有劲头商量着在小区新建一处活动室,西塞山区人大积极争取促成十五冶七公司与社区签订协议,将老旧库房借给小区使用作为“红石榴·花园小区驿站”阵地。
“由十五冶七公司出人工,材料由住保局他们提供,我们业委会和社区就负责监督质量、安全、材料的监督和时间的控制。” 驿站建成后居民们一致同意用小区停车位的公共收入添置桌椅、空调等设施,还有部分居民主动捐资。很快,驿站实现了每天开放,党员在这里学习交流,居民参与“左邻右里”议事协商群团组织开展纳凉娱乐等活动……人们把驿站当成了公共的“家”
“业委会正好7个委员,从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有一个人在这值班,居民有什么诉求可以给我们反映。” 为美化小区环境,西塞山区绿化管理处提供苗木花卉,近百名居民投入400多个工对小区内1000多平方米的边坡、同心花园、花坛进行了种花补绿,为小区节省绿化费用3万多元,32名小区园艺协会志愿者定期管护植物,引导小朋友分块包保花坛让花园小区愈发名副其实。
“这些小孩子没认领(花)之前的时候,他们来这里看到这个花好看就随手想去摘一个,我就想到这个办法,让他们每人负责一个花箱,让他们自己来管理。” 从“政府推动做”变成“群众主动做”花园小区的群团组织全面建立工作制度全面管理和服务小区事务,初步形成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