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家里吃完晚饭,跟家人一起看电视,央视的《焦点访谈》突然一条消息让我惊讶了一下!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黄石药监局 天价 制服采购计划书,居然上来了!央视的记者还到了黄石药监局实地采访!咱们的黄石又一次的出名了! 
央视焦点访谈:这几天,一篇有关“天价采购”的报道引发众多议论。报道里说,黄石食药监局49万采购150套制服,平均每套3266元,被质疑为“天价”。人们纷纷发问:一套制服怎么会高达3000多元?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呢?记者为此来到湖北黄石进行了调查。
8月25日早上,“天价制服”的报道被推送到微信的新闻头条,各大媒体也纷纷转载,有些媒体还发出了诸如《天价制服引众怒采购猫腻“功不可没”》、《治理“天价”制服要下猛药》等评论。
经记者调查,8月24日,湖北当地某个论坛出现一条爆料帖。题目是“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购天价制服”,里面提到,“每套制服均价3266元,请局领导回应一下,是什么牌子的天价制服?”很多网友跟帖回应“这个应该严查严惩!”“惯例回扣每套2000元!”“黑心官员与商家勾结的产物”等等。
黄石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是严格按照今年2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财政部发布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制式服装及标志供应办法》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制式服装及标志式样标准》这两个文件,来进行制服招标工作的。他们49万元150套的预算,完全是根据国家文件规定的标准计算出来的。
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这150套制服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上衣加一条裤子,而是包含了十几件衣服以及帽子、徽章领带等物件。这些制服的价格、式样甚至面料都在食药总局的文件中有详细的规定。
黄石市政府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说,他们采购制服的价格并不高,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预算的。但是某报社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国家规定的采购指导价最高为每套1955元。而黄石药监局本次的制服采购价要比国家标准高出一千多元。”正是这个结论,让这条新闻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引发了诸多评论。那么,这个结论是怎么形成的呢?
某报见习记者说:“因为他那个招标书上是3200多(元);当事人叫我们去查国家文件,得出的是1900多(元)。”
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记者查阅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制式服装采购指导价格”的表格,报道中提到的采购标准1900多元,正是来自这个表格中给出的一套服装的价格。在表格的右上方,有备注写明,某些服装首次着装发放两套。而黄石食品药品监管局正是首次发放制服,这样算的话,一套制服预算正是3200多元,也就是说,黄石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制服招标价没有超出国家标准。黄石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招标价只是一个最高限价,实际中标价肯定还会低于这个价格。
对此,某报见习记者表示:“我看到了,但是没有想到他们是首次配发。”
其实,全国范围内的食品药品监系统都是在今年首次制作制服。在文件中提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着统一制式服装是工作需要,不是福利待遇。服装制作所需经费,由个人负担工料费的30%,其余70%由各级财政予以安排。也就是说,3200多元一套的制服,个人要负担将近1000元。
在这些文件中,多次提到“首次发放两套”的字眼,但某报记者对这些字眼选择了忽视,并直接得出“每套贵了一千多元”的结论,并且没有就这个结论向黄石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负责人核实,以至于失去了澄清事实的机会。该报记者称,他们曾经给具体负责采购的黄石市政府采购中心打过电话,由于当时是周日,采购中心办公电话无人接听。
该见习记者说:“我们不知道周一是不是能联系到,因为这个事情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基本的事实了。其实整个事情已经具备一个新闻该有的元素了。”
于是,在疑问没有解释清楚的情况下,8月24日晚上七点多,某媒体发出了第一篇关于“天价制服”的报道,最后说到“黄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制服预算比国家标准高了一千多元”。就是这样一篇报道,被广泛转发传播后,造成了不良影响。
所谓天价制服其实是误解。这家媒体在发现事实有出入之后,第二天就发报道纠正说法,还原真相,但毕竟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影响。回过来想一下,如果媒体记者能够恪守准则,尽到职责,可能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事件发生之后,黄石方面也立即公布了制服采购的明细,以便让大家更清楚明白,消除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