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黄石 互动 黄石动态 一首诗:打开黄石的诗和远方

[政能量] 一首诗:打开黄石的诗和远方

[复制链接]

一首诗:打开黄石的诗和远方

发表于 2025-7-11 20:29:00 来自 政能量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8760 30 查看全部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诗词是文化的瑰宝。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内涵,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黄石,这座位于长江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动人诗篇,这些诗词犹如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人们认识黄石、了解黄石的大门,让人们得以窥见这座城市的诗和远方。

fakename.png

西塞山北望亭

诗画里的黄石密码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代诗人张志和在西塞山前写下的千古诗句,不仅定格了长江中游的诗意画卷,也把西塞山推向文学高峰。

当我们沿着历史长河溯流而上,会发现这座临江而立的名山,正是打开黄石千年文明的一把钥匙。

黄荆山脉东抵江边,造就了横断江心的西塞山。唐代诗人张志和写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千古佳句。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于此,成就了这座千古名山。

诗画里的千年文脉

西塞山的山水之美,早在盛唐就已声名远播。张志和笔下的白鹭、桃花、流水,构成了东方美学的经典意象。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则为这座山注入了厚重的历史感。据记载,自南北朝以来,江淹、孟浩然、苏轼等100多位文人在此留下200余首诗篇。韦庄的“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更将山水交融的意境推向极致。

这些诗词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历史见证。历史上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吴王孙皓铁锁横江等一百多起战事发生在西塞山,至今仍有遗迹。

铁与火的工业传奇

西塞山脚下的长江,见证了黄石从青铜古都到钢铁摇篮的蜕变。商周时期,铜绿山古铜矿的炉火照亮了长江文明;北宋时期,大冶县因“大兴炉冶”而得名。1890年,张之洞在铁山建立中国第一家机械化露天铁矿,开启了近代工业的先河。毛泽东曾两次视察黄石,留下“骑着毛驴也要去看看”的佳话。

如今,西塞山工业园区内,振华化学成为全球最大铬盐生产企业,新冶钢特钢产量位居全国第二。这座“钢的城”正以创新驱动转型,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发展动能。

山与水的时代华章

当工业文明的烟尘逐渐散去,西塞山正展现出更迷人的风姿。2022年,西塞山风景区移交政府管理后,启动了大规模生态修复和文旅开发。新建的游客中心、智慧化设施,让千年名山焕发新生;报恩观、古炮台的修缮,重现了历史的厚重感。2023年景区开放后,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成为长江沿岸的文旅新地标。

西塞山的蜕变,是黄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黄荆山脉、长江沿线等周边一批矿山修复,让昔日的矿山披上绿装,磁湖湿地也成为候鸟的乐园。从“光灰城市”到“山水园林城市”,黄石正以生态之笔描绘新的传奇。

“西塞山前白鹭飞,遇见青绿不须归”。站在西塞山顶俯瞰长江,千年诗画与现代文明在此交融。张志和笔下的白鹭依然在江面翱翔,刘禹锡诗中的“寒流”依旧奔涌不息,而山脚下的黄石,正以“不须归”的姿态,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传奇。

骑唱本看毛驴 发表于 2025-7-12 06:00:01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西塞山前白鹭飞”,千古绝唱,今日读来,黄石的山水依然如此动人!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雨萱 发表于 2025-7-12 16:55:45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作为黄石人,看到家乡被这么多诗人咏叹,太骄傲了!诗里的意境,就是我们身边的风景!
深圳山寨王子 发表于 2025-7-13 08:41:50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读着诗,心已飞向西塞山!一定要去亲身感受诗画里的意境,寻找那份“不须归”的悠然。
wehfhwe7 发表于 2025-7-13 12:34:28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诗词是穿越时空的对话。感谢这些瑰宝,让我们得以触摸千年黄石的心跳与文脉。
yugi 发表于 2025-7-14 12:01:50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从青铜古都到钢铁摇篮,再到创新转型,黄石工业的奋斗史本身就是一首壮丽的史诗!
shengelinon1 发表于 2025-7-14 21:25:17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光灰城市”变“山水园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石的绿色蝶变太鼓舞人心了!
piotguef65r 发表于 2025-7-15 14:24:06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西塞山焕新颜了!游客中心、生态修复,打造文旅新地标,期待更多人来感受诗和远方!
wxah7763 发表于 2025-7-16 06:00:01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诗画黄石,名不虚传!
每天卖套房 发表于 2025-7-16 07:09:33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百多位文人墨客,两百多首诗篇,西塞山承载的文化重量令人肃然起敬!
woshiyuan 发表于 2025-7-16 23:59:31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被种草了!周末就带家人去西塞山,登高怀古,看白鹭翩飞,感受黄石的魅力!
Baogoo 发表于 2025-7-17 21:00:10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爷爷在钢厂干了一辈子,看到新冶钢的成就,特别感慨!黄石工业精神代代相传!
啊枫 发表于 2025-7-18 06:00:01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磁湖湿地成候鸟乐园,矿山披绿装!这样的生态画卷,是黄石人幸福生活的底色!
问几米 发表于 2025-7-18 10:09:05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千年诗画与现代文明在西塞山脚下交融,这就是黄石独特的魅力,古老又年轻!
spata 发表于 2025-7-18 20:20:59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张志和笔下的“斜风细雨不须归”,何尝不是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黄石人加油!
圣战万岁 发表于 2025-7-19 10:16:41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一座山,半部诗史。黄石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自信的源泉!
shan1203 发表于 2025-7-20 06:24:27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愿黄石的诗画山水永驻,愿西塞山的传奇续写新篇!祝福家乡越来越好!
kinki5635 发表于 2025-7-21 00:15:04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矿山修复变绿肺,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为黄石的生态实践点赞!
muxuan3955 发表于 2025-7-21 08:47:30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钢的城”有了山水之魂!黄石从工业硬核到生态柔美的转身,太漂亮了!
xiaofengzi168 发表于 2025-7-22 06:00:01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智慧化设施让千年名山更“近”了!期待去报恩观、古炮台,来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
麦都小妖 发表于 2025-7-22 10:52:32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铁锁横江的硝烟虽散,但英雄气概长存西塞山。读史明志,珍惜当下!
璐影忍者 发表于 2025-7-23 06:00:01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桃花流水,白鹭青天,长江奔涌不息…大自然赋予黄石的画卷,永远看不够!
541651313 发表于 2025-7-23 07:07:36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振华化学、新冶钢的成就,是黄石工业从“大”向“强”迈进的铿锵足音!
雨聆风声 发表于 2025-7-24 06:00:01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在长江之滨,有这样一座诗画之城,山水相依,古今交融,黄石人真幸福!
淡冩烟畵落 发表于 2025-7-24 10:46:58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站在西塞山顶,看千年不变的长江,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心潮澎湃!
筱小簌 发表于 2025-7-25 08:50:24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这些诗词,是黄石的文化密码,读懂了它们,就读懂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晋风庄园 发表于 2025-7-25 12:41:52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黄石用行动证明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以双赢!
紫雲軒主 发表于 2025-7-26 12:32:44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诗词里的黄石,比任何广告都更有吸引力!这份文化软实力,值得骄傲!
一根鸡腿 发表于 2025-7-26 21:35:17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从古铜矿到现代化工,黄石人“不须归”的奋斗精神,一直在路上!
ob_beerbeer 发表于 2025-7-27 06:00:01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欢迎四方朋友来黄石,亲身感受诗中意境,领略这座工业城市的山水柔情!
诗霏 发表于 2025-7-27 11:40:56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诗画为伴,创新为帆,相信黄石的“诗和远方”会更加璀璨辉煌!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