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内交付华为尊界与赛力斯M9项目原材料!”一份加急订单,让大冶特钢抢出“特钢速度”。 国庆、中秋“双节”收假后,大冶特钢销售业务员小徐收到客户反馈:芜湖某锻造厂对大冶特钢高效协同能力和综合实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9月上旬,一封来自战略客户芜湖某锻造厂的紧急函件,让大冶特钢迅速进入攻坚模式。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华为尊界与赛力斯M9项目对原材料性能、交付时效要求极高。而彼时,大冶特钢各生产机组排产已满,突增的紧急任务成了“极限考题”。 大冶特钢营销管理部第一时间牵头,联合研究分院、生产指挥中心召开专题会,一场跨部门接力赛就此展开:研究分院齿轮钢室火速从现有坯料中精准匹配特殊成分需求;生产指挥中心协调中棒厂灵活调整组距,在保障原有订单的同时“挤”出产能;检验、矫直、探伤等多工序24小时轮班,研发人员全程驻厂跟踪,销售团队实时疏通堵点……依托成熟的“产销研”协同机制,各环节无缝衔接,最终将交付周期压缩至9天,比客户要求提前1天完成。 “从接到需求到产品入库,每一步都体现了大冶特钢的责任与效率!”用户来电致谢,直言这批样品为项目推进争取了关键时间。而这,仅是大冶特钢以“特钢力量”赋能新能源赛道的一个缩影。 从50余年为中国航天提供“零质量异议”产品,到如今深度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冶特钢始终将“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刻入基因。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企业正加速攻关轻量化、高强度特钢技术,为行业提供更优材料解决方案。 客户的急难是责任,客户的需求是方向。大冶特钢将持续深耕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以硬核品质与高效服务,为中国制造向高端跃升注入“特钢动能”。(通讯员 谢萍 记者 肖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