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黄石 互动 黄石动态 一座三楚第一山:打开黄石的文化长卷

[政能量] 一座三楚第一山:打开黄石的文化长卷

[复制链接]

一座三楚第一山:打开黄石的文化长卷

发表于 2025-7-22 22:11:00 来自 政能量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8889 0 查看全部

在长江之畔、黄石城西,有一座被千年烟雨浸润的山峦——东方山。它不高,却以475米的海拔撑起“三楚第一山”的脊梁;它不险,却以苍翠林海与梵音禅意,成为黄石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精神坐标。这里不仅是城市绿肺,更是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活态博物馆,承载着黄石从矿冶之城向文旅名城转型的文化密码,打开了一扇洞察黄石发展变化的窗口。

221115lzsyspppmfoxfqwh.png

历史长河中的“三楚印记”:从东方朔结庐到禅宗祖庭

东方山之名,传说始于西汉东方朔。这位汉武帝近臣曾在此结庐采药、布施百姓,留下“东方山”之名与悬壶济世的传说。三国时期,东吴在此设走马寨,将山势化为军事屏障,见证“赤壁烽烟”的壮阔。而真正让东方山跻身“三楚”之列的,是唐代智印禅师结茅修行、唐宪宗御赐“宝峰禅寺”的千年佛缘。

今日的弘化禅寺,飞檐斗拱隐于林海,寺内唐经、明钟、清碑无声诉说着沧桑。作为禅宗临济宗道场,这里高僧辈出,香火延续1200余年,与武汉归元寺、当阳玉泉寺并称“湖北三大禅林”。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庙会,香客如潮,禅音跨越国界,吸引美、日、澳等国信众,成为黄石连接世界的文化纽带。

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密码:矿冶基因与生态觉醒

黄石以矿立城,东方山却以绿为魂。90%的森林覆盖率,2000余种草木科植物,让这里成为城市“天然氧吧”。山间“古八景”中,“铁牛懒卧”暗藏三国东吴卫队营迹,“石船高撑”定格地质运动的鬼斧神工,而“禅关月涌”则演绎着云雾与钟声的千年对话。

更独特的是,东方山将矿冶文明融入血脉。山脚下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与山顶的佛教圣殿遥相呼应,见证黄石从“青铜古都”到“矿冶名城”的转型。2022年开放的东昌阁,八层仿古建筑内设三国风云馆、矿山微缩景观,将历史叙事与现代展陈结合,成为文旅融合的典范。

城市新生的精神图腾: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

东方山的意义,早已超越地理范畴。它承载着黄石人对生态觉醒的追求:2015年启动的矿山公园改造,让矿坑变公园;2023年“禅修体验”项目的引入,使禅意渗透市井生活。

山脚下的熊家境古村,石头房与蜂蜜作坊成为网红打卡地,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

作为国家4A级景区,东方山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康养产业蓬勃发展。周末的东昌阁广场,蕲春艾灸展销与禅乐表演交织,市民在登山、品茗、观展中,重新定义“慢生活”。这座山,已然成为黄石打破“资源枯竭”标签、重塑城市灵魂的关键符号。

东方山之于黄石,是历史长卷的留白,是生态觉醒的注脚,更是城市精神的容器。

当游客站在东昌阁八楼云端观景台,俯瞰磁湖如镜、矿坑如墨,或许会读懂:这座“三楚第一山”的真正魅力,不在于征服高度,而在于以山为镜,照见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成为黄石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的文化地标。(通讯员:黄旺宣)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在黄石 ( 鄂ICP备12002244号-6|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105号 )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