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石阳新县的西南部,有一座龙港镇,这里山峦环绕,溪流潺潺,看似普通的小镇,却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这座小镇中,有一条红军街,如同一位无声的历史讲述者,静静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黄石红色历史的大门。
龙港革命旧址(红军街) 红军街,又称龙港老街,它全长800余米,宽5米,清一色的青石板路面,街道两旁是建于清末的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瓦房,古朴典雅。走在这条街上,仿佛穿越时空,能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早在清末民初,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曾有“小汉口”的美誉,是方圆百里的集市中心。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龙港领导秋收暴动,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929年至1930年,李灿、何长工、彭德怀率红五军先后进驻龙港,开创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此后,直属中央的鄂东特委、隶属中共湘鄂赣省委的鄂东南特(道)委先后在此设立,领导着湘鄂赣边境地区21个县(市)的革命斗争。当时的龙港,云集了党、政、军、工厂、学校、医院、银行、商店等48大机关,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被人们誉为“小莫斯科”。
彭德怀纪念馆
苏维埃政府旧址 在红军街上,遗存有彭德怀旧居、龙燕区苏维埃政府、鄂东南工农兵银行、鄂东南特委等15处革命旧址,其中12处集中分布在街的中段,这些旧址是那段革命历史的有力见证。除了这些旧址,红军街上还保留着“打土豪”“分田地”“武装暴动”等当年的标语、壁画等遗迹,仿佛把我们带回那个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感受着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1975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专家们,将龙港誉为“天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如今,这里已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湘鄂赣革命旧址群文物单位和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龙港革命旧址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条红军街,承载着黄石厚重的革命历史和红色基因。如今,这些镌刻着红色印记的景点成为了人民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成为年轻人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也激励着当代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通讯员:黄旺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