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民营地产圈,很不太平。 10月28日晚间,龙湖掌门人吴亚军突然宣布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和董事长职位,由首席执行官陈序平接任董事会主席。 这一决定导致了港股龙湖的股价一泻千里,开盘低开近15%之后,盘中一度暴跌超40%,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 相隔不到几天,与龙湖同为民营房企模范生的旭辉也出事了。 11月1日早上,旭辉控股发布公告:遗憾的终止了与所有境外个别债权人或债权人团体的相关讨论,意味着旭辉境外债重组失败。 为确保公平对待所有境外债权人,已暂停支付旭辉控股集团境外融资安排项下所有应付的本金和利息。 这无疑正式官宣了旭辉境外美元债的爆雷。 截至目前,旭辉的境外债务总额(包括银行贷款、优先票据和可换股债券)约68.5亿美元,暂停支付(即到期未付)的本金和利息总额达到约4.14亿美元。
事实上,在今年10月份的境外债务之前,旭辉一直还在全面履行着所有境外债务的还款义务。 2022年至今,旭辉已经向境外债权人支付本金和利息约15亿美元,但同期,旭辉仅筹集约5亿美元的新增境外融资。 这也意味着,旭辉对境外的债务偿付一直依赖着内部的现金资源。 在“借新还旧”难以为继,融资和经营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现在这4.14亿美元的境外债务是怎么都还不上了。 此番旭辉被迫宣布境外债务违约,进一步折射出民营房企所面临的: 流动性困局。 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并非毫无征兆。 早在9月28日,旭辉就在股市和债市遭遇了一次“股债双杀”的局面。 原因是其在天津的一个项目,受当地房地产市况影响,开发和销售进度也受到影响,导致该项目的股权信托融资产品无法按时兑付。 虽然当时我没有发稿写这件事,但也感觉到旭辉离爆雷可能不远了,因为: 违约如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美债之所以会被全世界投资者认为是最安全最保险的投资产品, 除了担保主体、还债主体是M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其两百多年来从未出现过直接违约的情况。 并且在天津的项目股权信托融资产品无法按时兑付之后,旭辉在售的部分楼盘便开启了降价抢跑模式。 以北京“公园和御”为例,位于顺义区仁和板块,是旭辉和路劲联合开发的项目。 在10月中旬就出现了大量促销房源,原先总价360万的89平三居,特价只要280万,单价仅3.14万。 要知道在6月初刚开盘的时候,均价是3.9万,现在足足降了8000元/平,这个降价力度,在北京新房市场都算是独一份了。 该项目紧邻22万平方米的仁和公园,30分钟到望京,产品力也挺强,同比周边楼盘价格有优势,又是低门槛的刚需盘。 除了缺资金急于变现,我想不出还有什么疯狂大降价的理由? 目前北京市场旭辉在售的新房项目还有: 朝阳的青云上府,顺义的公园都会,密云的国祥源境和国祥云著,以及良乡旭辉城等一些尾盘状态的项目。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缺乏外部融资支持和资金流动性支撑,大部分民营房企都无法做到“既要保交付,又要保兑付”,只能二选一。 毫无疑问,在“保交付”和“保兑付”两个选择面前,旭辉选择了前者。 在展开境外债务重组的同时,在境内将“全力保交付、保运营及维护境内融资,为所持有者保存价值”。 那在这种情况下,旭辉的房子还能不能买?是否会烂尾? 虽然旭辉目前的资金周转情况不太乐观,但不代表买它的房子就会烂尾。 实际上,旭辉公司的账面上还有300多亿现金,之所以造成资金紧张,是因为大部分资金都被锁在监管账户里面用于“保交楼”。 并且有着“合作之王”称号的旭辉,走的是联合拿地+合作开发的发展模式,意味着还有其余开发商可兜底。 但不可否认在现阶段购买旭辉的楼盘, 购房的潜在风险确实在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