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石,有一座横跨长江的钢铁巨龙,它一端系着城市的往昔岁月,一端连着无限的发展可能。它就是黄石第一座长江大桥——黄石长江公路大桥,不仅是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更是开启黄石发展篇章的“金钥匙”。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 天堑变通途 交通格局大变革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也是交通部、湖北省“八五”重点工程。1985年开始酝酿筹建,历经多年的努力,1995年底正式通车。大桥全长2580.08米,主桥长1060米,连续刚构长度居当时世界同类桥梁之首,三孔主跨跨径245米,为亚洲同类桥梁第一,世界第二。它南北贯通106国道,东西连接沪蓉高速公路,彻底改变了黄石交通滞后的局面。 作为长江沿岸的重要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石没有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经济发展受限。当时,乘坐轮渡过江至少需要耗费两到三小时,每逢节假日与恶劣天气,渡口便排起绵延数里的长龙,一次成功的渡江往往需要耗费整整两天的等待。因此,建设长江大桥,是人民的企盼。
1995年12月黄石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1992年7月12日,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正式破土动工。历经三年多的紧张建设,于1995年12月16日正式通车。这座大桥的建成意义重大,它极大地拉近了黄石与江北地区的空间距离,有效增强了国家路网的连通性和辐射力,为黄石积极融入更广阔的区域交通网络注入了强劲动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人关心大桥建设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壮举,更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筹建过程中,资金问题是最大的难题之一。为了筹集建设资金,黄石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坚持内外结合、上下结合、政府投资与群众集资相结合,广辟资金渠道。
1993年黄石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中期 湖北省政府积极争取贷款,交通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意用车辆购置附加费补助部分资金。同时,黄石市自筹6000万元,从城市维修费、老城区改造配套费、预售车辆过桥费等多个方面安排资金,并向全市人民及企业筹款。全市人民纷纷响应号召,掀起了群众性捐款集资热潮,从离休老红军到小学生,从普通工人到个体户,大家都为大桥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一时间,黄石市形成了“人人关心大桥建设、人人支援大桥建设、人人争当大桥建设主人”的舆论风潮。 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积极推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才能顺利建成通车。这座桥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黄石人民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精神的象征。 旧桥焕新颜 区域发展再提速 大桥,是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大道”,也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快速廊道。 据悉,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改扩建工程已纳入《黄石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并取得省政府关于“项目按特许经营(BOT)模式建设”批复。该工程起于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收费站西侧,向东穿过黄石收费站后沿老桥依次跨越黄石大道、长江、河堤路后顺接省道S201,止于黄冈市浠水县桥头六车道与八车道渐变段终点处,路线全长约3.725公里。改建后共设置1座2.58公里特大桥梁、1处桥梁收费站、1处超限检测站,按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一般路基宽度34.5米标准建设。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改扩建后,将进一步提升通行能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目前,黄石境内已经有鄂东长江大桥、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棋盘洲长江大桥、武穴长江大桥四个过江通道,与对岸的黄冈市相连,见证了两岸的繁荣和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 今年正值黄石建市75周年,黄石长江公路大桥作为城市地标,见证了跨越式发展历程。未来,这座钢铁脊梁将继续承载城市梦想,助力黄石依托立体交通网加速融入武汉都市圈,在打造长江中游水铁联运重要节点的征程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