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大冶市西北部,东抵三山湖,西接梁子湖,南临保安镇,北抵东风农场,属梁子湖水系,规划总面积4343.57公顷。这里是黄石地区首个“国字号”生态品牌,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生态灵魂与人文底蕴。 保安湖的鸟类名录,是一部用翅膀书写的生态启示录。作为“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关键生态区”之一,这里栖息着147种鸟类,占湖北省鸟类总数的20.6%,其中不乏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鸳鸯、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浅水草型湖泊特有的水上森林,为众多珍稀越冬水禽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所。每当冬季来临,6万只候鸟如约而至,在湖面嬉戏、翱翔,构成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
候鸟的迁徙路线,恰似黄石转型的轨迹:从围网养殖的“竭泽而渔”,到拆除20万米围栏、关停103家“五小企业”的壮士断腕;从水质一度跌至Ⅴ类的窘迫,到2023年连续三个月达到Ⅱ类的逆袭。每一只归来的白鹭,都是对这座城市韧性的礼赞。 近年来,黄石以坚定的决心推进保安湖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2023年10月启动的修复项目,涵盖了公园北岸东沟闸、南岸王匆山和长岭洲鸟类保护栖息地,总面积达37.65公顷。东沟闸的绿化护岸,王匆山的生态修复,新增观鸟平台、观鸟屋,重建保安口和龙王头保护站……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黄石对生态环境的珍视与守护。施工方抢抓冬季湿地修复的黄金时期,稳步推进工程建设,目前进度已达65%,预计2025年9月完工。
保安湖的生态建设,与黄石的城市气质完美契合。黄石既有“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豪迈,又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既有工业发展的铿锵步伐,又有生态保护的温柔守护。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黄石正以保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支点,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湿地之于城市,犹如肾脏之于人体。保安湖湿地强大的净化功能,使其成为黄石重要的生态屏障;而其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又让城市多了一份清凉与湿润。但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在这片水草丰茂的土地上,人们得以暂时逃离钢筋水泥的丛林,重获心灵的宁静。回望黄石的发展史,这座城市始终保持着自我革新的勇气。保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创建与保护,正是黄石气质的最新表达——它展现的是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哲学,一种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担当。(通讯员:黄旺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