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苕粉加工忙,致富路上添“薯”光 金秋十月,正是红薯大量成熟收获的时节,在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刘畈村、吴垴村等村庄,村民们挖采完红薯之后,除了留着蒸着、烤着吃或者晒成红薯干当零食外,还有打薯(苕)粉的习惯。 2025年10月12日至14日,走进汀祖镇吴垴村大洪山一家打苕粉的小作坊,小作坊的经营者叫王凤珍,据王凤珍女士介绍说:“这些天每天都有附近村民来打薯粉,打一斤红薯,收二毛钱加工费,薄利多销......。” 打薯粉的机器不大,也不复杂,一个漏斗状的进料口,下面连着一个滚筒,滚筒内有根搅拌根,滚筒的下端和末端分别有出浆口和出渣口。开动电机后,王凤珍熟练地将洗净过秤后的红薯倒入漏斗实压,随着机器的搅动,滚筒的出浆口和出渣口不断有豆浆样的浆水和豆渣样的薯渣出来。 薯渣最开始是黄色的,待漏斗内的红薯都打完了,王女士会将用桶装好的薯渣再次倒入漏斗内,如此反复,直到薯渣变成白色的,她才关掉电机。 出浆口出来的豆浆祥的浆水,倒入容器内静置自然沉淀5、6个小时之后,红薯淀粉己经沉淀在容器的最底层,舀掉上层的黄白色的水沫之后,源陶泥似的白色沉淀浆用干净的纱布过滤一下,最后倒竹簸箕内放太阳底下暴晒一周左右,纯天然无添加的乡土绿色食品:红薯粉就这样做成了。据王女士介绍:一百斤红薯大概能加工出20斤左右的纯红薯粉。红薯渣,可以用来喂牛、喂猪、喂鸡和喂鸭,没有浪费。 刘畈村的村民刘师傅收获红薯600多斤,运来200多斤红薯来吴垴村打薯粉,他高兴地说:“在家门口附近就能随时来打红薯粉,真是太方便了我们这些村民了。” 吴垴村下董湾的董师傅今年收获了2000多斤红薯运来600斤来打红薯粉,他高兴地说:“今年我家收获红薯比较多,除了大部分晒红薯干外全部拿来打红薯粉,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存放家里时间长了,担心发莓变质。” 红薯粉是一种比较传统又有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由于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功效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红薯粉不仅可以用来做红薯粉汤,还可以用来做红薯粉条,成为汀祖镇乡村村民 餐桌上独具乡土特色的一道美味佳肴,而且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吴垴村的打薯粉小作坊解决了附近村民在红薯丰收之后的后顾之忧,打薯粉小作坊,省时又省力,让农民“坐上”秋收幸福快车。这一利民便民打薯粉小作坊得到了附近村民们的纷纷称赞。 图/文:瞿泽敏
加工红薯粉不仅解决了红薯的贮藏难题,还提升了红薯的附加值。红薯淀粉的市场需求远不止厨房。除了作为食材销售,还能深加工成粉条、粉皮,附加值瞬间翻倍。 文/摄:瞿泽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