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久之前 期盼的2020年终于来到了 总觉得寓意会很好 同样的,收获也会是双倍 想想2000年的那时候 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了
那一年,一个调整计算机时间的程序bug引发一场“千年虫”的恐慌; 那一年,中国不少城市的电话号码还停留在7位码; 那一年,《少年包青天》让尔康化身为包拯; 那一年,春晚上黎明演唱了一曲《快乐2000年》; 那一年,“千禧年”拉开了序幕 ......
而那一年的黄石也有着太多太多 我们珍藏又怀念的回忆
黄石的前身叫石黄镇,由黄石港、石灰窑两个沿江小镇组成,石灰窑镇以发展煤炭开采、钢铁工业为主,黄石港镇则围绕青山湖,发展轻纺工业和居住功能区。沿着长江,一条不足4米宽的小道连通了两镇,成为黄石最早期的城市格局。
1950年8月3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代电通告设立黄石市,黄石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省辖地级市。1951年,黄石市首届人大会议确定修建首条城市道路——黄石大道,并于1953年起对黄石大道全线进行大规模建设,城市格局就此打开。
零零年的黄石,距离从“石黄镇”改名并正式定名已有52年之久,那时只有着黄石港、石灰窑(西塞山区)、下陆、铁山这4个县级市辖区和黄石高新产业、花湖、团城山这三个开发区。
零零年的黄石,全市总人口数只有247.82万人,人口出生率只有10.19%,当年国内总人数是126743万人,人均GDP是7942.07元/人,才只有如今的八分之一左右。不过随着发展越来越好,黄石如今的人均GDP也已经过万。
零零年的黄石,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就是,黄石的哥柯成松经过人生中最惊险的时刻,在上班途中突遇歹徒,正当防卫的过程中杀死劫匪,最终大冶市政法机关通过调查取证,判定柯成松无过有功,荣获“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登上了2000年10月1日东楚晚报头版,也是在这天,《黄石晚报》正式更名为《东楚晚报》。
零零年的黄石,大街小巷都在唱着梁静茹的《勇气》,似乎是当时最流行的情歌,张国荣巡演的《热情演唱会》最后一场,从一袭白衣到后面的披发红装,成了多少人心中不灭的记忆。
零零年的黄石,那时候国有企业搞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改组改制,许多年富力强的职工被迫从岗位“激流勇退”。据统计,从九八年至零零年,全国国有企业共发生下岗职工2137万人。家里的亲戚也无法幸免于难,于是刘欢那首《从头再来》,短短的陪伴了很多中年人一段时间。
零零年的黄石,距离房地产发展成立十周年,距离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也有两年,在这之前,百姓都是靠工作分配房子,在那之后,福利分房的时期划上句号,国家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至于直到现在,大家都为房子而苦苦奋斗着。房价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不断地攀升从那时候最贵的1000左右/㎡到如今10000元左右/㎡,呈指数般增长着。
那时候的黄石市房地产企业三十强,亚光房地产遥遥领先,完成投资额6145万元,还是第二名的6倍多。
零零年的黄石,那时候周星驰、刘德华超级火来着,很多人为了看他们纷纷走进电影院,第一次看到大屏幕上的剧情,第一次体验到影院的氛围,那时候黄石影剧院、文化宫影院还有着“生命”,尽管现在已经荒废或者被拆除,但它们也承载了一代黄石人的回忆。那时候的票价也没有现在这般不便宜,还是立体声播放,声响效果也让人有些震撼。
零零年的黄石,流行摩托车,但好像不单单是那一年在流行,在那段时期内,都是很流行的,因为能够装酷耍帅,女生很是喜欢,那时候的街上,时常能够看见。
零零年的黄石,手机还是个新玩意儿,被时代淘汰的BB机渐渐退出了大家的视野,也在那一年,诺基亚推出7110,第一次把手机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但是容量有限,每删除一条短信,都要再三考虑。
零零年的黄石,很多地方还很荒芜,很多路还没有名字,车辆也不太多,不像现在,手机上能导航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那时候的还有着市府路的名字,它还没有改名为如今的颐阳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拍摄的市府路(现为颐阳路),商业形态薄弱
零零年的黄石,湖滨大道旁的南湖堤全部被拆除,以前的窄路面扩宽50米,并布置成湖滨景观绿化带。在上世纪80年代末,湖滨大道(原湖滨路)为双向四车道,是黄石市南北向的重要城市通道,有效地连接黄石港区和西塞山区。
零零年的黄石,商场还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卖东西。黄石商场、津晶商场、锦江商场、金虹大厦依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黄石的“十大商场”红极一时,那时逛街的地方并不多,也就集中在胜阳港、步行街、集贸市场等地,尽管有一些商场,但人们似乎还是更喜欢去集市上淘衣服,款式更新颖一些,也更加实惠。 20年前的津晶商场
零零年的黄石,电视里总是重复播放着《还珠格格》,火得一塌糊涂,就想钻进电视里去看的感觉,缠着大人们问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一到寒暑假,孩子们的小霸王就登场了,什么超级玛丽、忍者神龟、魂斗罗等各种经典游戏。当然还有最坑爹的星期二!
零零年的黄石,公交路线并不是很多,公交数量也无法与现在相比。那时候公园路还没有开通公交路线,5路车也还没有被调整为环湖线,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也没有如今这般拥挤。 2000年的黄石9路车 90年代的公路
零零年的黄石,酒店、宾馆还不多,金华大酒店被评定为国家二级酒店才过一年,那时候住一晚上酒店就是很多黄石人的梦想!因为在当时住一晚酒店就要大几百,这在当时的物价来看,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20年前的金花
零零年的黄石,工人文化宫还非常受欢迎,在黄石人的记忆深处,一定都有着每周末和父母游玩的记忆。
零零年的黄石,黄石的外贸业务没有现在这么火爆,进出口总额还只有38867万美元,那时候黄石外贸码头建成还没有多长时间。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黄石的城市建设围绕青山湖开发,向中等城市发展的构架加快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黄石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通过改扩建港口码头,运用先进设备,采用新的运输方式,兴建外贸码头,成立通关机构,打开国际贸易之门。 90年代建设中的外贸码头
零零年的黄石,全市普通高校只有2所,招生人数只有3357人,湖北高考科目实行的还是“3+2”模式,“3”即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2”即对文科考生考政治、历史;理科考生考化学、物理。孩子们要是出生在那个时候,学习压力可能不如现在的大。
零零年的黄石,出行还没有非常便利,那时候的黄石火车站,没有现在的方便,买票也只能老老实实排队买票,那时候80、90后还是孩子,或许还有着被父母带去看火车的经历。很多人上班会骑自行车,孩子们上学放学会坐在车后面的座位上,父母们风雨无阻的接送着。
零零年的黄石,饮料种类并不繁多,夏天的时候,不论大人还是孩子们都还喝着几毛钱一瓶的橘子汁儿,喝完以后还要还给小卖部,后来有了整袋的冰水,一时间风靡了整个夏天,几乎人手一袋。逢年过节的时候,一瓶健力宝就可以让我们开心很长时间。
零零年的黄石,西塞山区中窑江滩公园还是一片废弃地,还没有成为人们休闲玩耍的好去处。 西塞山区中窑江滩公园那时候还是一片废弃地。一群学生在江边拾垃圾,美化环境
2000年,对如今很多刚刚成年的朋友们而言没什么大不了,也许就是迎接成年的一年,也许就是漫漫人生中很普通的一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城市和许多人们的期盼、希望就在这一年埋下种子、发芽,只是那时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和发觉,而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些埋下的种子早已长成苍天大树,最终成就如今强大的黄石。
出生在黄石,成长在黄石,尽管对小时候的黄石没有太多的印象,但能够陪伴它成长,我很庆幸,那些随着我长大的记忆,我相信,日后都会是很美的时刻。 上世纪80年代末,团城山电厂、华新等企业宿舍楼,以及教育局和建设中的市政府大楼等
上世纪80年代末杭州东路澄月岛鲇鱼墩路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青山湖畔,多为厂房和棚户区
拆除前的黄棉堤
套用韩剧《请回答,1988》的剧名,我想叫一次20年前的黄石。 请回答,黄石,2000。 2000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